宝宝积食怎么办?如何预防宝宝积食?积食也就是宝宝吃的食物不消化,以及宝宝自身的脾胃功能不好儿造成的,积食会使宝宝有口臭,手心和脚心会很热,睡觉时还会咬牙,严重时会有厌食,肚胀的症状,那么宝宝积食时宝妈们应该怎么做呢,今天给你分享关于宝宝积食相关知识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 宝宝积食怎么办?四种方法击退宝宝积食: 一、按捏疗法:简单易学的消食推拿 当宝宝积食或消化不良时,妈妈可以给孩子捏捏积。捏积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,因为捏的部位为脊椎,也被称为“捏脊”,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疾病,包括小孩厌食、腹痛、呕吐、便秘以及小孩脾气急躁、睡不踏实、爱哭闹等。以下是按捏疗法的步骤,妈妈们,赶紧动手学一学吧! 1、捏脊: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,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,随捏随按,由下而上,再由上而下,捏3-5遍,每晚一次。 2、揉中脘: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,即是中脘穴位。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,每日两次。 3、摩涌泉:足底心即是涌泉穴。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,旋转按摩30-50下,每日两次。
二、运动疗法:吃饱就该走一走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,有助于消化。过年吃多了,不妨带宝宝户外活动一下,既有利于健康,又能促进亲子感情!小编为您的宝宝推荐: 1、户外活动:坚持让宝宝做户外活动,可以带宝宝到公园跑跑步、打打球,稍微大点的孩子,可以让他们骑骑自行车。在冬天里,选择阳光明媚的时候,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。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。 2、饭后散步:宝宝吃饱了,要让宝宝活动活动,不要一吃饱就坐着或睡着,最好饭后去散散步,这样有助于宝宝的消化。 三、药物疗法:不同体质用药不同 除了按摩和运动外,有时也可借助药物去治疗宝宝的积食。但不同病情症状适用不同的药物,妈妈们可千万不要随便给宝宝吃药哦!针对不同体质和情况的宝宝,小编建议可以考虑实用以下药物: 1、大便干者:适合肥儿丸、烂积丸等,帮助消积、化滞。 2、内热者(表现为嘴唇红、睡觉烦躁、舌苔厚等):适合健儿清解液、小儿清热宁等,帮助消积、清热。 3、咳嗽者: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。 4、呕吐者:适合藿香正气等。 四、饮食调节:管住宝宝的嘴巴 以上的方法都可以缓解宝宝积食。但俗话说得好“治标不如治本”,不想让宝宝承受积食的痛苦,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管住宝宝的嘴巴!宝宝饮食一定要调节好,均衡膳食,三餐定量。辅食期或者年纪较小的宝宝更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与添加,以免引起过敏。因此,妈妈必须禁忌: 1、一日三餐要稍微“欠”一点,选择清淡的蔬菜、容易消化的米粥、面汤等,不吃油炸、膨化食品,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,多喝水。 2、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,不能饿一顿饱一顿,这样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,影响消化。 3、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饱。宝宝白天运动量大,吃东西消化得快,但晚上胃蠕动慢了,消化能力比白天弱,如果吃得过多过饱,就容易积食。因此晚上吃饭不要吃得太饱,即使喝牛奶,也要水多一些,奶粉少一些。 4、早上和中午宝宝刚睡醒时,1小时内(至少30分钟)也不要进食,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时间,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