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门小镇

搜索
查看: 18605|回复: 0

[热点头条] 藁城这些单位在疫情期间积极作为,坚守岗位

[复制链接]
911

44

主题

0

回帖

146

积分

LV.11级

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积分
146
发表于 2021-1-27 19:33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
藁城区交通运输局:石家庄的一场爱心接力

因疫情期间闭环管控,石家庄城区到藁城冀明中学虽然只有35公里的路程,但着急给女儿送药的李先生却感觉遥不可及。他在志愿者微信群发出救助贴后,石家庄百余名志愿者线上纷纷出谋划策并积极协调,最终由两名志愿者完成了这场爱的接力。
22日上午,家住槐底新村西区的李先生接到孩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后心急如焚。李先生说,女儿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冀明中学读书,因疫情原因现在学校封闭上课。孩子需要长期服用处方药,眼看着药就要吃完了,家里虽有备用的,自己却困在小区里出不去。无奈之下,他在小区的志愿者群里发布了求助信息。
家住海德园小区的热心市民姜立强是一名志愿者,他手机上加了多个志愿者微信群,同时担任海德园小区应急药品采购志愿服务队的队员。他看到微信群发布的求助消息后联系上了李先生,表示可以帮忙送药。
但两个问题摆在了姜立强的面前:他从达市区到藁城防疫检查卡点这段路程好说,但进入藁城后的路程谁来负责?他驱车经过高风险地区边缘,健康码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?
在志愿者群里,各群志愿者纷纷上线商量办法,有的打电话咨询最新政策,有的帮忙联系有关部门。
藁城区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张建岗接到求助信息后,马上帮忙联系了藁城区交通运输局。同时一名志愿者向市交管局的民警张华了解到,在石家庄市区和藁城之间有2个卡点,送药的人可以将药交给石家庄段卡点的工作人员,这样不算离开石家庄市区,注意防护还是比较安全的。
15时20分,姜立强拿到药以后迅速驾车赶往307国道的石家庄市区与藁城交界处。防疫卡点的另一头,藁城区交通运输局民警李建华早已在此等候。
16时54分,学校老师反馈:孩子的药已收到。
从孩子家长发布求助信息,到多方接力送药,前后大约有4个小时。
感谢信

尊敬的藁城区交通运输局领导:
我叫李红涛,是藁城区人,目前在石家庄市区工作。我的女儿在藁城冀明中学读书,元旦后受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,滞留在学校无法回家。孩子由于身体的原因需长期服用药物,眼看药马上要断顿了,却因为是处方药不能在药店自行购买,疫情封闭管理的情况下,家长又没有办法送过去,一家人为此焦急万分。
我们辗转好多渠道打听,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。1月22日,社区志愿者帮忙联系了裕华区应急支援队的志愿者,志愿者说他们的车无法出市区,只能帮忙把药送到石家庄卡口。后续的半截路怎么办?我们心急如焚。
贵单位李建华同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非常重视,帮忙建立起一条市区志愿者与藁城区交通运输部门的对接通道,当天下午就把药送到了孩子的学校。孩子通过班主任及时拿到了药物,全家人一下子放下了压在心头的重担!
作为孩子家长,我们特别感激李建华同志,感动于他的古道热肠和认真负责。为了把药安全及时地送到孩子手中,他在之间多次打电话沟通对接。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“疫情无情人有情”。再次诚挚地感谢李建华同志的帮助!也感谢志愿者和贵单位所有抗疫同志的努力!
学生家长:李红涛

2021年1月22日

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 藁城区交通运输局

藁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:疫情下的那一抹“橙”

疫情下的“空城”,那一抹“橙”格外醒目,他们不辞辛劳,不惧风险,他们步履匆匆,为冷清寂寥的城市注入一点点温度!
晨霭里披星戴月,历仆仆风尘,从街头到巷尾,帚开生面,橙色与市容共美,疫情间早起晚归 伴时时防护,才清运,又消杀,业建新功,爱心随捷报同传!

对中转站,公厕,果皮箱进行消杀。

他们的岗位没有方舱医院施工现场那么轰轰烈烈,没有“白衣天使” “人民子弟兵”那么令人瞩目,但他们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着。

当大家都在家里面对疫情足不出户时,我们最美环卫工人一直在路上努力“奔跑”,他们不怕脏,不怕苦,不怕累,面对疫情这危难时刻,恪守本分,他们毫不畏惧,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本职工作,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他们是这个城市坚强的守护者!
来源:藁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

藁城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:抗疫期间的“逆”行文旅人

1月4日是新年首个工作日,也是我区通报新冠病例的第三天。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按照前线指挥部要求,迅速成立了一支由班子成员赵文义带队,陈力、刘少川、边红建、郑玉伟、剧松、杨红亮、鲍磊、陶志辉等9名干部职工组成的防控小分队,第一时间驰援增村镇北桥寨村,配合镇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。20多个日夜里,他们克服各种困难,与镇村人员、医护人员一道拉起了一张“防护网”,守护着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逆行者”的光荣使命。

由于任务紧急,当天晚上,队员们没来得及回家带上一身换洗衣服,就统一乘车奔赴驻地。抵达北桥寨后队员们就立马上岗值班,投入到紧张的防控工作中。由于没带御寒的衣服,当晚他们站在将近零下20°的寒夜里值班冻得瑟瑟发抖,即便如此没有一人抱怨和退缩。直到第二天后勤物资相继送到,才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身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队员们每天工作忙碌,根本无暇顾及自身安危。他们与镇村干部吃住在一起,共同担负抗击疫情的重任。每天冒着凛冽的寒风坚守岗位,在设卡点劝返出入人员,严格执行封闭措施,禁止一切人员和车辆流动;组织全村核酸检测11轮,累计受检20000余人次;搬运和分发支援物资,全力做好后勤补给和民生保障工作。除此之外,登记上报各种信息、统计村里家禽家畜、为养殖户配送饲料等都是队员们的日常工作。
自1月7日开始,北桥寨村陆续开展群众转移,队员们前后奔忙,组织排队、登记、测温,帮助村民搬运行李,忙的顾不着喝上一口热水,嘴唇都干裂起了皮。他们穿着防护服捂出了一身汗,贴身的衣服湿了干,干了又湿,隔着护目镜也能看到额头豆大的汗珠。隔离,不隔爱。队员们身穿防护服在群众中穿梭的身影,正是文旅系统干部职工大爱无疆的精神展现。

防控一线任务重、压力大、人员少,队员们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,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只能休息3、4个小时,甚至24小时难合眼。有时刚刚倒休躺下,又被叫醒应对突发情况。大家从不适应到慢慢养成习惯,从来没有任何怨言,一想起是在守护父老乡亲的安危,再苦再累都值得。
由于疫情防控任务特殊,从出发的那一刻起他们没回过一次家,没洗过一次澡,贴身的衣服都没换过一件。蹲放在村口那个小小的移动板房便成了他们的“家”,屋内只有3张木板床、几桶自来水和一个小太阳电暖器。疫情形势严峻的日子里,他们每天自己支锅设灶、起火做饭。几个人也只有在吃饭的时候,才有时间坐下来唠唠闲话,打电话跟家里报个平安。他们每天都将简易房和附近环境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,用心爱护着村里的一砖一瓦,静待春暖花开、繁华再来。队员们坚信,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

这支队伍中,赵文义、陈力、郑玉伟、边红建、剧松、陶志辉等6人是共产党员,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紧急关头,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,舍小家为大家,将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落实在实际行动中。赵文义牵头在前线组建了临时党支部,在紧张防控之余召开支部会议,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,研究更好的工作方法,并传达上级党委关于在抗疫一线考察培养党员等通知精神。每次会前,党员们都会面向鲜红的党旗发誓:“疫情不退绝不收兵”,既为自己鼓劲打气,也鞭策和鼓励在场的其他队员,力争通过在抗疫一线的历练,圆自己的党员梦。陈力、郑玉伟、边红建、鲍磊、陶志辉、剧松、杨红亮等7人还是退役军人,作为曾经的一名人民子弟兵,他们身体里始终流淌着一股热血,耳边始终响彻着一句口号——“若有战,召必回”。面对疫情的侵袭,他们毫不犹豫地冲向防疫第一线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、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。
藁城区文旅系统干部职工视疫情为命令,积极作为、主动担当,严格落实区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各项部署,转移安置群众、开展驻村守点、创作防疫作品、开展病毒消杀,与全区人民一起并肩作战,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来源:藁城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作者:马梦赫 靳林林


如果在石门小镇社区发布:个人广告,色情,赌博,涉毒,讨论政治、违反中国法律法规 等违规帖子将被永久封ID,永久封IP ! 本版允许个人发布,但发布内容必须符合主题分类,并具有真实性。禁止发布未经原创允许转载的内容!如有用户转载的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)未经授权,请您联系用户或者管理员给予删除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